1987年第一屆中國國際紙漿造紙、林業展覽會在中國上海舉辦時,全部都是國外廠商參展,F如今每屆展會中,中外廠商平分秋色。中國造紙工業也由改革開放初期十分落后的局面發展到現今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機械設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由美國克勞斯公司和中國造紙開發公司聯合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紙漿造紙、林業展覽會及會議”(以下簡稱展會)將于9月18日—20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從1987年第一屆展會成功在上海舉辦到如今已有30年的歷史,在這3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造紙工業在展會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此展會3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采訪了展會主辦雙方的負責人———中國造紙開發公司總經理曹振雷和美國克勞斯公司亞太區總經理麥燕冰,暢談展會舉辦 30年來帶給中國造紙業的重大變化。
記者:今年展會目前的準備情況如何?
曹振雷:展會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基本上準備就緒。本屆展會參展商數量和規模都為歷屆之最。同時,本次展會在國際上也引起了眾多紙業企業的重視。
記者:今年展會的最大看點是什么?
曹振雷:縱觀近幾屆展會,各種造紙機械零部件商的參展一直都是展會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本屆展會的一個重要看點,零部件供應商的大量出現無疑將會為展會帶來一抹亮色,預計今年參展的零部件供應商將比去年增加20個百分點。零部件供應商的參展對于中國造紙機械的零部件工程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中國造紙行業有遠見的投資者應該抓住這個大好時機,加強與世界先進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這對中國造紙行業將起到長遠的推動作用。
未來的中國可能會出現一些工程化的公司,依靠自身的能力自行組裝紙機,但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尚需一支優秀的技術團隊。造紙機械的工程化是我國造紙工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中國的造紙企業應該抓住大好機遇實現優化重組,早日實現工程化。零部件供應商的大量出現,為造紙企業實現自產自銷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借助國外造紙企業高端的生產技術,中國的造紙企業必將生產出優秀的產品。未來中國造紙工業工程化程度的提升將大大提高造紙機械整機的性能,使我國的造紙機械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記者:展會在中國舉辦了30年,對我國的造紙行業產生了哪些影響?
曹振雷:展會舉辦30年來對我國造紙行業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在技術設備更新方面對我國造紙工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造紙業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型產業,在30年前還是十分落后的。當時中國造紙企業的許多生產設備都是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老舊機器,不僅缺少節能減排的功能,而且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非常低。在那個階段,國內比較先進的紙機只有20臺左右,與國外同行業設備相比十分落后。比如在新聞紙和板紙生產行業,3150型新聞紙機和圓網紙機就已經算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設備了。隨著展會的逐年舉辦,國外先進的造紙設備以及零部件被中國造紙企業不斷引進,中國造紙企業生產設備得到不斷更新,促進中國造紙水平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記者:中國造紙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
曹振雷:中國造紙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造紙裝備上。目前,中國造紙工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裝備能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高端技術方面,中國已經可以趕上過去10年發展不大的美洲。但是在造紙工業的整體水平上,中國仍然相對落后。
記者:影響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曹振雷:中國造紙工業的低產能現象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造紙業一些技術相對滯后的老廠消耗高、污染嚴重,但是成本卻非常低,從而形成了低產能現象嚴重。由于市場的需要,政府在一段時間內還不可能完全關閉這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造紙企業。目前,新老產能廠商尚處在對峙和膠著狀態,但隨著國內企業造紙機械技術的提高和設備的升級以及政府環保治污力度的加大,再有大約20年的時間,低產能老廠將會退出歷史舞臺。
記者:中國造紙企業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曹振雷:長久以來,我國造紙機械技術水平與國外企業相比一直相對滯后,國內造紙業設備仍然大量依賴進口。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持續增長的國內需求吸引了國外眾多優秀企業來華投資。國外企業大量進入中國,無疑將對我國民族企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近年來,以板紙機械為代表的裝備行業發展較快,有許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外商通常會選擇在中國發展比較好的企業作為落腳點進駐中國市場,國內許多企業一旦得到發展就會被國外大企業兼并。因此在高端紙機上我國造紙行業始終難以擺脫依賴進口的狀況。
在未來幾年內,為了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抵制外企兼并,國內企業間的重組整合將不可避免。在國際造紙公司急于在中國搶灘登陸的情況下,中國的造紙業與其被動地卷入到世界并購浪潮中去,倒不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場浪潮中來。在跨國企業蜂擁而入之時,國內有實力的造紙企業應盡早啟動并購行動,通過大規模重組,改變原來的生產規模小、生產和經營高度分散的經營模式,將優勢資源集中于部分強勢企業,以形成具有優勢的大型造紙集團。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投資,而且還可以增強對資源的駕馭和對市場價格的控制能力,從而可以增強中國造紙業的整體競爭力。因而,欲改變中國紙業目前所面臨的嚴峻現實,推動造紙業朝著集約化方向發展勢在必行。通過聯合兼并,資產重組,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專業化程度,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達到中國造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展會今年已經舉辦30周年了,今年的展會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麥燕冰:我是1987年加入克勞斯公司的,本展會開始舉辦也剛好是1987年,所以今年不僅是展會的30周年,也是我加入克勞斯公司的30周年。30年前我加入克勞斯公司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負責這個展會,可以說展會的30周年對我來說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記者:請向我們介紹一下,當初為什么第一屆展會選擇在上海舉辦?當時有什么樣的考慮?
麥燕冰:第一屆展會選擇在上海舉辦,首先是考慮到上海的造紙工業相對比較發達,市場潛能巨大,能夠吸引國外企業參加展會。此外,克勞斯公司也希望能夠通過在比較開放的上海、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舉辦展會,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首屆展會,原輕工業部副部長王文哲率隊到會觀摩,看到展會的轟動效應,王文哲向媒體表示:“沒想到中國還能舉辦國外參展商這么多、展品水平這么高的展會。”王文哲隨即向主辦方表示,希望下屆展會能夠到北京舉辦,就這樣第二屆展會移師北京。從2014年開始,主辦方決定展會分別在北京及上海兩地交替舉行。
記者:今年展會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麥燕冰:展會自從創辦以來就被業內專家標榜為專業性最強、國際參展商最多、研討會水準最高的中國紙漿造紙業第一大展。展會最大的特點是不僅有整機的展覽,還有零部件的展覽,零部件的參展對于中國造紙機械的零部件工程是一個有益的促進。今年的展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入了“2014中國紙包裝展覽會”,其特有的專業性和完整產業加工鏈成為了展會又一個亮點。
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下外國企業參展的情況?
麥燕冰:作為在中國比較著名的紙林展之一,每屆展會都會吸引大量的國外知名企業參展。今年的展會有來自芬蘭、美國、德國和瑞典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家世界知名紙漿造紙企業參展。作為以紙林業為支柱產業的芬蘭則是由政府出面,派出了27家造紙企業聯合參展,以國家展團的形式進駐本屆展會。芬蘭對展會如此重視,主要是希望把本國的資源進行整合,在技術、設備的數量以及種類上形成規模,展現傳統造紙強國的國家形象。本次展會國外參展商主要包括福伊特、美卓、安德里茨和相川鐵工等國際知名企業。
記者:中國紙業市場的哪些因素最能吸引外國企業?
麥燕冰:中國造紙工業自展會舉辦以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據中國造紙協會資料,2014年我國紙及紙板的產量和消費量將保持快速的同步增長,預計生產量將超過6800萬噸,消費量將突破7000萬噸,產量和消費量都將達到世界第二位,使中國成為世界造紙市場的一大亮點。對于潛力巨大的中國紙品市場,其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擁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這對國外造紙設備、器材、輔料供應商的誘惑力是不言而喻的。
記者:每年展會都會同期舉辦技術報告會和技術交流會,在這兩個高端科研會議上,中國造紙企業一直在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麥燕冰:技術報告會關注紙行業業內的熱點問題,并邀請著名專家到會發表演講;技術交流會內容涉及世界上最先進的紙漿造紙新技術、新設備和國際國內市場發展趨勢。中國的優秀造紙企業以及紙業資深人士經常是“兩會”的主角。以去年在上海舉辦的展會為例,在技術報告會上,中國輕工業設計院院長陳鄂生、美卓造紙機械(中國)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王水泉、泰格林紙集團總工程師張棟基等先后到會發表精彩演講,引起了與會人士的廣泛討論和關注;在隨后進行的技術交流會上,像遼陽川佳制漿造紙機械有限公司等中國企業主講的一些造紙業新課題的研究和新技術的應用,對于與會聽眾有很深的啟發性。技術報告會和技術交流會以其研討水準高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外造紙企業參與會議的積極性非常高,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下屆展會有望繼續擴大會議的內容。下屆展會已定于2014年9月17日—19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記者:展會在中國舉辦了30年,中國造紙工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麥燕冰:30年前,中國造紙業是非常落后的,生產設備陳舊,生產能力低下。1987年第一屆展會在上海舉辦時,中國沒有一家企業參展。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造紙企業參與意識不強,他們來到展會更多的是扮演觀展者的角色。從第二屆展會開始,隨著展會的逐年舉辦,中國企業對展會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參展企業數量逐屆增多,展會上的一些新設備、新技術、新產品也不斷被中國企業引進及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到了今年的第十五屆展會,國內展區云集了80多家為紙漿造紙業提供設備器材和原輔材料的企業參展,為觀眾展示了國內頂尖的實用技術、產品和拓展實力。在這短短的30年時間內,在展會的不斷推動下,中國造紙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國際紙漿造紙、林業展覽會已有30年的歷史,在這30年的風雨歷程中,展會主辦方的不懈努力對于中國造紙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今的中國造紙業已經是今非昔比,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造紙業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中國造紙業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機械設備能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環保型設備,具有節能減排、防污抗污的功效,加之造紙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會采取綜合利用治理方案,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已經被降到了最小。隨著中國造紙企業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中國的紙產品已經開始出口歐洲,中國造紙業有望在近期內實現從進口到出口的轉變。不過,中國造紙工業的整體水平仍然相對落后,對于中國所有的造紙人來講仍然任重而道遠。
|